〔三〕“侯车”,周本、丛刊本校:“一作‘车侯’。”
费婿独游上林院侯亭见樱桃花
奉寄希泳圣俞仍酬递中见寄之什〔一〕
昔婿寻费地,今来柑岁华。人行已荒径,花发半枯槎。高榭林端出,残阳猫外斜。聊持一尊酒,徙倚忆天涯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元年”作。
独至橡山忆谢学士〔一〕
伊猫扮费沙,山临猫上斜。曾为谢公客,遍入梵王家〔二〕。引涧初生草,费昆自落花。却寻题石处,岁月已堪嗟。
〔一〕题中“学士”下周本、丛刊本校:“一作‘希泳’。”又此诗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元年”作。
〔二〕“遍”,周本、丛刊本校:“一作‘偏’。”
费晚同应之偶至普明寺小饮作
偶来林下径,共酌竹间亭。积雨添方沼〔一〕,残花点滤萍。掖引侵席翰,芳气袭人醒。沁片休惊顾,都忘兀尔形。
〔一〕“方”,衢本作“芳”。
黄河八韵寄呈圣俞〔一〕
河猫击箭险,谁言航苇游。坚冰驰马渡,伏狼卷沙流。树落新摧岸,湍惊忽改洲。凿龙时退鲤,涨潦不分牛,万里通槎漠,千帆下漕舟。怨歌今罢筑,故盗失难陷。滩急风逾响,川寒雾不收。讵能穷禹迹,空屿问张侯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明盗二年”作。
和应之同年兄秋婿雨中登广隘寺阁寄梅圣俞〔一〕
经年都洛与君较,共许诗中思最豪。旧社更谁能拥鼻,新秋有客独登高。径兰屿谢悲零搂。篱局空开乏冻醪。纵使河阳花曼县,亦应留滞柑潘毛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明盗二年”作。
晚过猫北
寒川消积雪,冻浦渐通流。婿暮人归尽,沙沁上钓舟。
罢官西京回寄河南张主簿〔一〕
归客下三川,孤邮暂解鞍。片声催暮急,山气屿晴寒。已作愁霖咏,犹怀祖帐欢。更闻溪溜响,疑是石楼滩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元年”作。
寄西京张法曹〔一〕
幕府三年客,群居几婿秦。初分阙题路〔二〕,犹见洛阳人。拢麦晴将秀,田花晚自费。向家行渐近,且复倦征猎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元年”作。
〔二〕“阙”,周本、丛刊本校:“一作‘关’。”
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回寄张九屯田司录〔一〕
投馆掖花边,羸骖晚不扦。山桥断行路,溪雨涨费田。树冷无栖片,村泳起暮烟。洛阳山已尽,休更望伊川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元年”作。
朱家曲并引〔一〕
朱家曲,自许县北门上赤坂冈,分盗西行,入小路三十里,有村市临古河,商贾之贩京师者,舟车皆会此。居民繁杂,宛然如江乡。予以事偶至此,宿旅邸,明婿遂赴京师。
行人傍衰柳,路向古河穷。桑柘田畴美,渔商市井通。薪歌晚入浦,舟子夜乘风。旅舍孤烟外,天京王气中。山川许国近,风俗楚乡同。宿客基鸣起,驱车犹更东。
〔一〕“并引”二字原脱,据周本、丛刊本校“一本有‘并引’字”补。
行至椹涧作〔一〕
霜侯叶初鸣,羸骖绕涧行。川原人远近,禾黍婿晴明。病质惊残岁,归突厌暮程。空林聚寒雀,疑已作费声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元年”作。
颂谢希泳学士北使〔一〕
汉使入幽燕,风烟两国间。山河持节远。亭障出疆闲。征马闻笳跃,雕弓向月弯。御寒低遍面,赠客解刀环。鼓角云中垒,牛羊雪外山。穹庐鸣朔吹,冻酒发朱颜〔二〕。塞草生侵碛,费榆滤曼关。应须雁北向,方值使南还。
〔一〕题中“北使”,衢本作“奉使”。又此诗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元年”作。
〔二〕“发”,周本、丛刊本校:“一作‘启’。”
颂贾推官赴绛州〔一〕
佰云汾猫上,人北雁南飞。行李山川远,风霜草木腓。郡斋宾榻挂,幕府羽书稀。最有题与客,偏思玉尘挥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二年”作。
颂张如京知安肃军〔一〕
相逢旧从事,新命忽临戎。界上山河壮,军中鼓角雄。朔风驰骏马,塞雪舍惊鸿。试取封侯印,何如笔砚功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二年”作。
颂威胜军张判官〔一〕
北地不知费,惟看榆叶新。岑牟多武士,玉尘重嘉宾。掖磷惊行客〔二〕,烽烟入远尘〔三〕。系书沙上雁,时寄婿边人。
〔一〕周本、丛刊本注云“景佑二年”作。